首页

恋脚小说

时间:2025-05-28 03:46:03 作者:重庆17所名校的28位名师专家组团赴西藏昌都送教 浏览量:58955

  中新网昌都5月27日电 (记者 刘相琳)2025年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27日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启动。来自重庆17所中学、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的28位名师专家,将在5天时间里,走进昌都市卡若区、芒康县、类乌齐县、察雅县的多所学校,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进行专业指导。

图为赴昌都送教的重庆名师专家团合影。昭信教育研究院 供图

  此次活动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指导,重庆市第十批援助昌都项目建设管理指挥部主办,昌都市教育局协办,重庆昭信教育研究院承办。送教的名师专家来自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重庆八中、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重庆市人民小学、重庆市巴蜀小学、重庆市渝中区巴蜀幼儿园、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幼儿园等17所知名学校,是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开展三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此次送教活动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4个学段及特殊教育,旨在充分发挥重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专题讲座、课堂示范交流研讨,“一对一”牵手帮扶等形式,为昌都学校和教师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助力提升昌都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两地教育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

图为活动启动仪式。刘相琳 摄

  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田野表示,重庆和昌都虽相隔千里,但30余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接力奋斗,推动援藏项目落地生根,其中教育援藏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送教的名师专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育能力。名师专家们聚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精心设计、创新方式,将毫无保留地分享重庆的好经验好做法。希望通过送教团的努力,为昌都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知识的窗,为昌都教育注入新活力。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礼嘉中学校党委书记曾万学代表名师团发言时说,此次名师送教是对“组团式”援藏的创新深化——有“名师名校长名院长”的思想引领和入校入园的指导、红岩精神大思政课堂的展现、对中小幼职一体化发展的探讨等,分层分类,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全体送教教师将努力发挥教育排头兵的专业引领,构建渝昌教师成长共同体。

图为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汪红霞在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讲座。  刘相琳 摄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教育局局长周凯表示,希望各位送教的名师专家在教师能力提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资源、办学条件上对昌都给予支持。这次活动一定能为昌都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有益助力,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积极贡献。

  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昭信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睫介绍说,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举行3年来,已有重庆46所知名学校的68位名师专家走进昌都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进行专业指导。几年下来,精彩纷呈、亮点显著,送教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感人故事和精彩瞬间。未来,重庆的名师专家们将继续为昌都教育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在当天活动启动仪式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九龙坡区谢家湾幼儿园分别与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昌都市第六幼儿园签署“一对一”牵手帮扶协议,签约方将在教育资源共享、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启动仪式结束后,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原党委书记,重庆红岩干部学院原院长朱军以“传承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题,作了专题讲座。(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举行

昆曲发源于14世纪的苏州昆山,享有“百戏之祖”美誉,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年前,作家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兼艺术总监,携两岸文化及戏曲界精英联手创作的昆曲大戏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

两会正关注丨100秒速读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重点工作有哪些?

截止到8月16日18时,乌苏里江海青站水位40.89米,比8月15日上涨0.05米,超警戒水位0.77米,超保证水位0.37米,低于历史最高水位0.69米。

美将公布新的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商务部回应

本次评选由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办,从1300名在大湾区就业创业的中外青年企业家中选出百位得奖者。他们分别被授予粤港澳大湾区杰出青年企业家奖、最佳创业奖、最佳科技创新奖、最佳商业服务奖、最佳社会责任奖以及最佳文化创意奖。

受贿1.08亿余元!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如桂一审被判无期

“网络文学是推广中华文明的优良载体。”他说,写作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里还有更多创作者可以挖掘的内容,“饱含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文学精品,可以成为校园教育的有效补充,也可以是民众的学习课堂”。

樊振东大逆转!日媒:击败国乒的愿望在即将胜利时破灭

近年来,银川市始终秉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高层次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组织、决策、协调和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顶层推进,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实现了营商环境从1.0版“简政放权”到6.0版“标准之城”的迭代升级,颁布了1110多项具体举措。营商环境综合便利度连续五年宁夏第一,上百项典型经验全国全区推广,先后荣获全国营商环境标杆示范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中国十大大美之城等称号,获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前五荣誉,“政策通”平台典型经验荣获第一届中国营商环境数字创新大赛二等奖,聚力“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建设,打造服务效率高、管理规范、市场有活力的营商新高地,截至10月底,全市企业总量达13.31万户,同比增长5.51%,每千人拥有企业数45.96户,改革红利有效释放,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